SI,SIS,SIR,SEIRD模型
SI,SIS,SIR,SEIRD模型
SI model
作为比较古早的传染病模型(不对指数模型进行介绍),SI model在假设人口总数不变(不发生迁移,出生及死亡)的情况下,将人群分为易感人群S(suspectible)和病人I(Infective),在时刻 t t t下,这两类人群的占比分别为 s ( t ) s(t) s(t)和 i ( t ) i(t) i(t),并假设病人每天有效接触的平均人数为 λ lambda λ。当I类人群与S类人群进行接触,S被感染,转为I类人群。 So,每个病人每天可以感染的人数为 λ ⋅ s ( t ) lambda cdot s(t) λ⋅s(t),共有 N ⋅ i ( t ) N cdot i(t) N⋅i(t)个病人,故每天总感染人数为 λ ⋅ s ( t ) N ⋅ i ( t ) lambda cdot s(t) N cdot i(t) λ⋅s(t)N⋅i(t) 由图3可得,SI模型中新增病人数量在 i = 1 / 2 i=1/2 i=1/2时增速最大,带入公式(6)可得 t m t_m tm为该模型适用于不可治愈传染病。
SIS model
和SI模型不同,SIS模型假设病人治好后变成健康者,健康者可以再次被感染成为病人。相比与SI模型, SIS模型增加条件为:每天被治愈的病人数占病人总数的比例为一个常数 μ mu μ,称 μ mu μ为日治愈率,病人治愈后仍可被感染。 1 μ frac{1}{mu} μ1为平均感染期。如 μ = 0.2 mu = 0.2 μ=0.2时,该疾病的日治愈率为 20 % 20 \% 20%,平均感染期为5天。 得其增速曲线和函数曲线分别为
σ > 1 sigma>1 σ>1代表每天传染的人数大于治愈的人数, σ ≤ 1 sigma leq 1 σ≤1则相反。SIS的模型曲线表明,当每天传染的人数大于治愈人数时( σ > 1 sigma>1 σ>1),不论初始状态下病人的人数是否大于 1 − 1 σ 1-frac{1}{sigma} 1−σ1,最终感染的人数都趋于定值;当 σ ≤ 1 sigma leq 1 σ≤1时,所有人都会被治愈。显而易见, σ sigma σ在其中起关键作用。
SIR model
SIR考虑三种人群状态:S 类人群,易感人群;I 类人群,感染者;R 类人群,康复者,指的是感染者成功治愈,有免疫力的健康者。 由该图可得,SIR模型中病人最终全被治愈/移除,健康的易感者保持大于 5 % 5\% 5%的比例。该图由matlab绘制,具体参数如下: 其中病人初始占比为0.1,易感者为0.9。 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大部分论文在使用SIR模型时,传染率和治愈率是呈1.5倍的关系,即传染率比治愈率等于1.5,而治愈率由图中的拓扑结构决定,与肖老师在PPT中所展示的图有所不同。所以大部分论文在使用SIR模型时,得出的结论是图中感染者的数量最终会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如下图所示),即趋于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