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的经典案例:生产者与消费者
前言
想象一下生活中哪些是和线程沾边的?饭店炒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首先客人要吃菜,前提是厨师要炒好,也就是说,厨师不炒好的话客人是没有饭菜的。这时候,厨师就是一个线程,客人拿菜就是另一个线程。
工具
jdk13,IDEA2019.1.4
知识点
Thread、Runnable、synchronized、面向对象知识(继承、封装、接口、方法重写)、条件判断以及线程的一些其他知识点
设计思路
首先要有两个线程,也就是说要两个类,分别是Producer(生产者)和Consumer(消费者)。 由于我们是模拟厨师与客人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还需要一个类来封装信息:Message(类)。 然后,避免线程之间发生数据混乱的情况,肯定还需要使用synchronized来进行线程同步。
具体步骤
首先我们来一份没有用synchronized的代码,先看看效果:
看看运行结果: 看仔细咯,发生了数据错乱啊,Title与Content没有一一对应欸。咋办?
能咋办,改代码呗。
发生数据混乱的原因完全是因为,生产者线程还没生产的时候,消费者就已经消费了(至于消费的啥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敢问啊)。所以造成了数据混乱,不过我们上面说了啊,要使用synchronized来让线程同步一下。但是又会出问题,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又重新封装了一些方法,然后运行的时候,wc,数据倒是不混乱了,但是呢,数据重复了一大堆。 wt喵的,感情又白写了,思考一下为啥会出现这个问题呢?最后想了一下,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就是因为线程的执行顺序的问题。我们想要实现的效果是生产者线程执行了之后,让生产者线程等待,而后让消费者线程执行,等待消费者线程执行完成之后就又让生产者线程继续执行。后来我又查了查官方文档,发现Object类中专门有三个方法是与线程相关的:
wc,当我看到这些方法的时候,心里愣了一下,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方法吗,用wait()方法来让生产者线程等待,然后运行消费者线程,等消费者线程执行完了之后又让生产者线程去执行。这其中我们用true和false来表示运行开始和运行暂停。
最后我们来看看完成品的代码:
运行结果我就不贴了,你们自己去测试一下吧…
小结
这个案例完美的呈现了线程以及面向对象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