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法(Java实现)
冒泡排序法
※ 冒泡排序法原理 对数组进行排序,冒泡排序法的原理就是将一组无序数组进行排序,同过把值较小的数逐渐向数组的顶部(即朝第一个元素)冒出来,就像水中的气泡上升一样。同时,值较大的数据逐渐向数组的底部(即朝最后一个元素)沉下去。这种算法用嵌套的循环对整个数组进行数次遍历,每次遍历都要比较数组中相邻的一对元素,如果这对元素以升序(或者值相等)的顺序排列,那么保持它们的位置不变;如果这对元素以降序的顺序排列,那么交换他们的值。
图解:如图是一个共有15个数的无序数组,所以需要进行14次(n-1)重新排序,每次重新排序,是将第一位置的数与其后一位的数进行值的比较,如果后值大于前值则将其换位,然后在将第二位置的数与其后一位的数进行值的比较,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数进行比较后,此时不难发现最后一个数必定是这组数组中最大的数,第一次重新排序结束。 进行第二次重新排序,同第一次原理相同,因为最后一位数已经是本数组中最大的数,所以不再进行比较,因此只需进行13次(n-2)比较,当第二次重新排序结束时,最后两位则是数组中最大的两个数。以此类推,最后一次只需要进行一次比较,则整个数组完成排序。 总结:对于一个具有n个数值的无序数组,需要进行(n-1)次重新排序,每次排序需进行(n-i)次比较。(i为重新排序的次数)
实现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ArraySortTest { public void sort(int[] n) { //第一个for循环表示第几次循环 for(int i=1;i<n.length;i++) { //第二个for循环表示该次循环进行几次比较 for(int j=0;j<n.length-i;j++) { //判断比较是否进行换位 if(n[j]>n[j+1]) { int temp = n[j]; n[j] = n[j+1]; n[j+1] = temp; } } print(n); } } public void print(int[] n) { for(int i=0;i<n.length;i++) //输出排完序的数组 System.out.print(n[i] + " "); System.out.printl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rraySortTest s = new ArraySortTest(); //此处为需要排序的数组 int[] n = {100,60,80,90,75,38}; s.sort(n); s.print(n); } }
下一篇:
【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