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第四节(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回顾:
百度云盘的测试用例太多了,该如何去写?
(1)用户经常使用的功能(也就是核心功能)
文件的存储(上传,接收),下载、分享、浏览、搜索(自己已有的资源)、文件的操作
引申的问题:如果测试时间有限,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产品上线?
首先,产品的使用者是用户,所以
1.有限的时间内测试,保证用户经常使用(使用比较频率比较高的功能)功能的质量(经验)
2.如果有限的时间所有的功能不能够完全测试完成,可以和产品经理和开发商量,把没有通过测试的,有风险的功能把用户的入口给屏蔽掉(让用户无法使用)
***3.本次测试,测试报告写清楚,这次上线,哪些功能测试了,哪些功能没有测试,上线风险分析写清楚
一.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1.总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基于需求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人员接到需求后,要对需求进行分析和验证,从河里的需求中进一步分析细化需求,从细化的需求中找出测试点,根据这些测试点再去设计测试用例。
2.如何从需求中提取测试点(测试需求)?
(1)第一种情况是有UI界面,我们可以根据UI界面的按钮功能进行测试
(2)第二种情况是没有UI界面的实现,只有需求文档,那么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关键字来进行分析。比如下图:
那么我们在这个需求的事件流中就可以提取关键字,如“24小时,有效,重新发送”,从而大概分析测试点
3.什么是非功能性需求?
非功能性需求其实就是在功能需求上做了更多的限制、性能、安全性、易用性、可移植性、兼容性等。
二.具体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1)等价类
把测试的输入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从每一个等价类当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测试用例进行测试,如果这些测试用例测试通过,那么就说明这个测试用例所在的等价类测试通过。
等价类解决了测试用例无法穷举的情况。
如:需求规格说明:密码的程度为8~20位,字母,数字,标点符号至少包含两种密码长度。
有效等价类:符合需求规格说明的数据集合
无效等价类:不符合需求规格说明的数据集合
(2)边界值
针对测试需求输入的边界,来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因为对于开发人员来说,边界是最容易出错的(临界点的选取可能出错),忘记边界的处理。
如上等价类的例子,我们可以对其设置边界值为7.8.9和19.20.21分别进行测试
(3)因果图法
什么情况下使用因果图法?
当测试点输入有多个,并且不同的输入组合针对不同的输出,可以使用因果图来分析不同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因果图的逻辑关系存在:恒等、与、或、非
用因果图法去设计测试用例,如何去设计?
(1)先找出所有的输入与输出
(2)找出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3)画出因果图
(4)根据因果图画出判定变
(5)根据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