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接口测试(小白版)

    修改测试计划名称为测试项目名称(根据自己的项目而定)
    添加线程组

线程组元件是任何一个测试计划的开始点。在一个测试计划中的所有元件都必须在某个线程组下。所有的任务都是基于线程组的 通俗理解: · 线程组:就是一个线程组,里面有若干个请求; · 线程:一个线程就是一个“虚拟用户”; · 请求:一个线程组里面有若干个请求。

    下面简单介绍下以下线程组的组成部分

在取样器操作错误后执行的动作功能介绍 1、继续:继续执行接下来的操作; 2、启动下一进程循环:开始下一次循环; 3、停止线程:退出该线程(不再执行此线程的操作); 4、停止测试:等待当前执行的采样器结束后,结束整个测试; 5、立即停止测试:马上停止测试;

线程属性功能介绍 1、线程数:相当于模拟的用户数量,例如有1个http请求,线程数为100,就有100个虚拟用户跑着1个http请求; 2、Ramp-up 时间(秒):达到指定线程需要的时间,例如线程数为100,时间设定为10s,那么就是10s加载 100个线程,每秒启动的线程数=100/10=10; 3、循环次数:如果填具体的数值,就是循环对应的次数;如果选择“永远”,则一直执行下去,直到手动停止; 4、延迟创建线程直到需要:延迟线程创建,直到需要才创建。

调速器功能介绍 需要选中调度器(scheduler),调度器配置才生效。 1、持续时间(秒):测试计划持续多长时间,会覆盖结束时间 2、启动延迟(秒):测试计划延迟多长时间启动

    添加http请求默认值

通俗的来说如果这个项目的请求ip和端口号还有一些参数之类的是一样的话,可以在http请求默认值连设置,这样便于维护项目 我这边就只设置个协议、ip和端口(这个看自己需要)

    添加http请求

对以下内容做个简单介绍吧

名称:http请求的名称(这个根据业务场景区分名称即可)。 注释:对于测试没有多大用处,可忽略。 Web服务器(如果在http请求默认值那边配好后,http请求的一样,就不用配置啦): 协议:向目标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时的协议,可以是http或者是 https 服务器名称或IP :HTTP请求发送的目标服务器名称或IP地址。 端口号:目标服务器的端口号,默认值为80 。 HTTP请求:   方法:发送HTTP请求的方法,可用方法包括GET、POST、HEAD、PUT、OPTIONS、TRACE、DELETE等。   路径:目标URL路径(不包括服务器地址和端口)   内容编码 :内容的编码方式,默认值为iso8859  

自动重定向:如果选中该选项,当发送HTTP请求后得到的响应是302/301时,JMeter 自动重定向到新的页面。 使用 keep Alive : 当该选项被选中时,jmeter 和目标服务器之间使用 Keep-Alive方式进行HTTP通信,默认选中。 对post使用multipart/from-data:当发送HTTP POST 请求时,使用Use multipart/from-data方法发送,默认不选中。

下面主要说下传参的方式(有两种,这个参数设置一定要设置正确,要不然http请求就会报错): 1.在参数中传参 get请求一般在参数中传参,当post请求数据为map格式,即参数名、参数值为key-value键值对,请求的参数添加在Parameters参数表中即可。 2.在消息体数据中传参 当post请求为json格式传递参数,将json格式的请求数据加⼊到http请求BodyData中,并在请求头中设置content-type的值为:application/json。

设置方法如下图 添加HTTP信息头管理器 将值添加至此处即可!

    运行接口测试

首先在运行接口测试前需添加一个监听器—》查看结果树,这样接口运行的结果即可查看(只需要添加即可,不需要配置什么) 停留在查看结果树界面,运行最上方的绿色三角,开始执行测试 http请求发送成功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http请求。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