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hell 对 centos上运行的flask(python后台)的基本操作

一、Xshell连接接centos服务器

1、连接centos服务器Xshell 语句

ssh 用户名@‘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
例如:ssh root@www.baidu.com

2、连接成功后输入centos服务器密码

3、登陆成功

二、打开python虚拟环境

1、为什么要用虚拟环境?

    虚拟环境可以让系统Python环境保持纯洁,干净,避免包的混乱和版本的冲突。 专为不同的项目搭建不同的环境,为每个项目使用虚拟环境可以保证项目只访问虚拟环境中的包,从而保持全局解释器的干净整洁,使其只作为创建虚拟环境的源。 使用虚拟环境不需要管理员权限。 多个虚拟环境同时进行,如同你拥有了多个Python解释器。

2、python虚拟环境如何打开?

首先进入安装好虚拟环境的目录

例如:cd /data/www/python3_env

打开正确的目录后,会出现这样三个子目录 在此目录下,运行虚拟环境

source bin/activate

成功后,如图所示 这样,我们就已经成功的开启了python的虚拟环境。

三、对使用python后台的项目进行维护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几个关键术语

  1. flask(python后台的一个框架,著名的还有Django)
  2. uwsgi (服务器应用程序,和tomcat作用差不多,但是tomcat的作用更大,使用也更加的广泛,因为java是后台的鼻祖(/(ㄒoㄒ)/~~),存在时间长,维护的技术人员也更多。)
  3. vim (linux服务器的一个非常的nice文本编辑器)

在了解完这些之后,让我们一起来用这些对服务器的项目进行维护。

1、uwsgi 的一些常用操作(开启、重启、停止)

uwsgi如tomcat一样,都是服务器级的应用程序。在我们的项目进行完维护后(增加、删除、修改),要重启服务,让项目立即生效。

找到uwsgi的运行文件,开启uwsgi服务

启用uwsgi语句:uwsgi --ini 文件名.ini

在运行成功后,会生成三个项目文件(xxx.pid,xxx.log,xxx.sock),我们常用的俩个,xxx.log(日志系统),xxx.pid(用于重启,关闭服务)) 如图所示:

uwsgi --reload order.pid (重启服务)
uwsgi --stop order.pid (停止服务)
tail -f order.log (查看日志,用来调试bug)

2、linux 和vim 的一些常用操作(增加,删除,修改)

当我们的开发人员,在本地对项目进行完开发测试后,这时候就需要布置到服务器上,下面是一些常用linux操作:

cd /***/*** --进入目录
rm 文件名.后缀 --删除
常用参数:
-d:直接把欲删除的目录的硬连接数据删除成0,删除该目录;
-f: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
-i:删除已有文件或目录之前先询问用户;
-r或-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preserve-root:不对根目录进行递归操作;
-v:显示指令的详细执行过程。
mkdir 目录名 (建立文件夹)
ls 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vim 文件名.后缀 (有文件则编辑,无文件则新建)

**点击 i 进入插入模式(可以在文档内进行内容修改) 当我们写完文件之后,esc+ :wq(保存并退出) esc+ :q!(强制退出,不做任何操作)

保存文件

正常的流程是:vim 修改完项目文件 — 重启uwsgi服务即可。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