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概念、四个特征以及os的发展和分类
)
1、操作系统的概念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指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调 度计算机的工作和资源的分配;以提供给用户和其他软件方便的接口和环境;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 的系统软件。
简单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操作系统是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2.向上层提供方便易用的服务 3.是最接近硬件的一层软件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1.向上层提供方便易用的服务(一种封装思想) 2.作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作为最接近硬件的层次 封装思想:操作系统把一些丑陋的硬件功能封装成简单易用的服务,使用户能更方便地使用计算机,用户无需关心底层硬件的原理,只需要对操作系统发出命令即可
2、操作系统的四个特征
1.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这些事件宏观上是同时发生的,但微观上是交替发生的。
操作系统的并发性指计算机系统中“同时”运行着多个程序,这些程序宏观上看是同时运行着的,而微观 上看是交替运行的。操作系统就是伴随着“多道程序技术”而出现的。因此,操作系统和程序并发是一起诞生的。
2.共享:即资源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3.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物理实体(前者)是实际存在的,而逻辑上 对应物(后者)是用户感受到的。
一个程序需要放入内存并给它分配CPU才能执行
举例:
4.异步:是指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程序并发执行,但由于资源有限,进程的执行不是一贯到底的, 而是走走停停,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这就是进程的异步性。
3、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1.手工操作阶段
主要缺点:用户独占全机、人机速度矛盾导致资源利用率极低
2.单道批处理系统:引入脱机输入/输出技术(用外围机+磁带完成),并由监督程序负责控制作业的输入、输出
主要优点:缓解了一定程度的人机速度矛盾,资源利用率有所提升。 主要缺点:内存中仅能有一道程序运行,只有该程序运行结束之后才能调入下一道程序。CPU有大量的时间是在空闲等待I/O完成。资源利用率依然很低。
3.多道批处理系统
主要优点:多道程序并发执行,共享计算机资源。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CPU和其他资源更能保持“忙碌”状态,系统吞吐量增大。 主要缺点:用户响应时间长,没有人机交互功能(用户提交自己的作业之后就只能等待计算机处理完成,中间不能控制自己的作业执行。eg:无法调试程序/无法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输入一些参数)
4.分时操作系统:计算机以时间片为单位轮流为各个用户/作业服务,各个用户可通过终端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主要优点:用户请求可以被即时响应,解决了人机交互问题。允许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并且用 户对计算机的操作相互独立,感受不到别人的存在。 主要缺点:不能优先处理一些紧急任务。操作系统对各个用户/作业都是完全公平的,循环地为每个用户/ 作业服务一个时间片,不区分任务的紧急性。
5.实时操作系统
主要优点:能够优先响应一些紧急任务,某些紧急任务不需时间片排队。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接收到外部信号后及时进行处理,并且要在严格的时限内处理完事件。实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及时性和可靠性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