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配置DHCP中继(抓包分析RIP
实验五 :配置DHCP中继(抓包分析RIP)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理解DHCP中继的应用场景,掌握DHCP中继的配置方法。
实验环境:
硬件:PC机
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ensp
实验内容:
配置DHCP中继
**实验原理:**DHCP中继可以使客户端通过它与其他网段的DHCP服务器通信,最终获取IP地址,解决了DHCP客户端不能跨网段向服务器动态获取IP地址的问题。这样,在多个不同网络上的DHCP客户端可以使用同一个DHCP服务器,既节省了成本,又便于进行集中管理和维护。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都可以充当DHCP中继设备。
实验拓扑:
实验过程:
步骤一:部署RIP网络
只写网络位不写主机位,P地址为 10.1.1.254,为A类地址,子网掩码为255.0.0.0,只写网络位,所以写为:network 10.0.0.0),写子网掩码
步骤二:配置DHCP中继器
步骤三:配置DHCP服务器
步骤四:抓包观察RIP
RIP工作原理:
路由器启动时,路由表中只会包含直连路由。运行RIP之后,路由器会发送Request报文,用来请求邻居路由器的RIP路由。运行RIP的邻居路由器收到该Request报文后,会根据自己的路由表,生成Response报文进行回复。路由器在收到Response报文后,会将相应的路由添加到自己的路由表中。RIP网络稳定以后,每个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向邻居路由器通告自己的整张路由表中的路由信息,默认周期为30秒。邻居路由器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刷新自己的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