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低代码 有何过人优势?
编者按:数字化进程的不断递进,也推动了it市场的飞速前行。其中,基于微服务架构搭构的低代码平台尤为抢眼,引发热议不断。这微服务架构在低代码平台中扮演的是何种角色呢?随我一同来探索一番吧。
一、单体架构与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在单体机构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老规矩,我们先来简单捋捋这俩的概念。
单体架构,即创建一个独立单元作为所有功能模块的基础,该独立单元包括数据库操作、业务逻辑、后台处理等。简单来说,就是把系统的所有功能都编写在一个单独的代码库中,后续的任何操作及更新否是在代码库中进行的。
而微服务架构呢,是单体架构的升级版。与单体架构不同的是,微服务架构由多个微小的服务组成,各服务之间通过相应的API进行通信。微服务架构下的每个服务都具备独立功能,支持独立更新、部署和扩展。
二、单体架构和微服务架构的比较
单体架构的基础上,整个系统所需的所有组件可以一次部署并在同一服务器上运行,这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省上开发人员不少事。但与此同时,单体架构的弊端日趋成为系统开发的心病。
一方面,单体架构的扩展性十分有限,没法处理过于复杂的功能配置,严重限制系统开发和运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单体架构各个服务组件之间过度耦合,一个模块组件出了问题,整个系统都将奔溃。
在此之下,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就自然而然的凸显出来了:
前后端分离:前端后端分离,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开发人员无需同时兼顾不同模块,分工合作负责好不同的模块即可。
避免整体开发:对系统单个模块组件有开发需求时,只要对某个微服务进行修改调整就好,无需大规模重构,极大提高了开发效率,节省了时间和人力物力。
有效实现故障隔离:微服务架构下各服务独立运行,其中即使某个服务出现了故障,也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以及系统整体运转。有效降低了单点故障对系统整体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可用性。
大幅提高开发效率:微服务架构下各个服务可以独立并行开发、测试、部署,交付效率大大提升,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三、搭载微服务架构的低代码王牌厂商
天翎MyApps便是基于微服务机构搭建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微服务架构灵活可拓展的属性,给予了其极大的赋能:
1、前后端分离助力分工协作
MyApps平台采取的是微服务架构,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前后端分别采用的是JQ和VUE框架和Springcloud框架),轻松实现开发人员的分工协作,大大提高开发效率。
2、微服务架构具备极强扩展性
当某个模块的服务器处理能力不足时,只要单独在那个模块所处应用的服务器中增加节点即可,无需整体开发。
3、支持灵活按需配置组件模块
微服务架构下各服务模块是相互隔离的状态,系统重构的灵活性很强。
MyApps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单独配置所需的组件模块(如流程引擎、表单引擎等),或者是对单个模块进行优化改动,以完成系统的重构。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调用RESTFUL接口的方式,轻松实现其他系统的整合。
搭载灵活扩展性更强的微服务架构,采用业内最先进的引擎式开发模式,给予了天翎MyApps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施展空间。往后的日子里,天翎MyApps将继续发挥行业领头羊的先锋作用,为低代码市场辉煌发展添砖加瓦。
这里顺便插播一条“羊毛”,天翎MyApps会员系统社区免费版已经重磅上线啦,不限部署不限并发不限次数,有需求的大家赶紧趁热乎去薅上一波大羊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