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pring的IOC和AOP的理解,可做面试题用

一、IOC:控制反转,也叫DI依赖注入,它并不是一种技术实现,而是一种设计思想。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我们往往是通过类与类之间的相互协作来完成特定的业务逻辑,这个时候,每个类都要管理与自己有交互的类的引用和依赖,这就使得代码的维护异常困难并且耦合度过高,而IOC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OC将类与类的依赖关系写在配置文件中,程序在运行时根据配置文件动态加载依赖的类,降低的类与类之间的耦合度。

它的原理是在applicationContext.xml加入bean标签,在bean标签中通过class属性说明具体类名、通过property标签说明该类的属性名、通过constructor-args说明构造子类参数。

其一切都是反射,当通过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id名称")得到一个类实例时,就是以bean标签的类名、属性名、构造子类的参数为准,通过反射实例对象,唤起对象的set方法设置属性值、通过构造子类的newInstance实例化得到对象。

二、spring第二大作用就是aop,其机理来自于代理模式,代理模式有三个角色分别是通用接口、代理、真实对象代理、真实对象实现的是同一接口。

我们以系统中常用到的事务管控举例子:在系统操作数据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事务相关的内容。如果在每一个方法中都新建一个事务管理器,那么无疑是对代码严重的耦合和侵入。为了简化我们的开发过程(实际上spring所做的一切实现都是为了简化开发过程),需要把事务相关的代码抽成出来做为一个独立的模块。

Spring目的:就是让对象与对象(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没有通过代码来关联,都是通过配置类说明 管理的(Spring根据这些配置 内部通过反射去动态的组装对象)

以上纯属自己个人学习的知识以及见解。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