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网络层
1.网络层协议IP:
ARP地址解析协议——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
RARP——反地址解析协议
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通过ICMP传输控制消息——控制消息:指网络通不通,主机是否可达,路由是否可用等网络本身的消息。 ping
IGMP网际组管理协议
2.IP地址:
概念:IP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统一地址格式,为互联网每一个网络和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地址的差异
组成:一个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组成
IP地址和MAC地址的区别:
1.IP地址是逻辑地址,MAC地址是物理地址
2.MAC地址唯一,IP地址不是唯一的
3.MAC地址主要工作在第二层(数据链路层),IP地址在网络层
4.MAC地址是48位,IP地址(IPv4是32位,IPv6是128位)
5.IP地址的分配取决于网络拓补,MAC地址分配取决于制造商
IP地址的组成:
主机地址/主机号——标识某一台设备的地址
网络地址/网络号——标识某一个网段的地址
子网掩码——用于区分主机号和网络号
3.网络层的路由:
路由:
路由是指分组从源到目的地时,决定端到端路径的网络范围的进程。
路由器:
网络层的基本设备
路由器一个端口代表一个网段,路由器中存放着通往各个网段的表格——路由表
网关:又称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即可以用于广域网互连,也可以用于局域网互连
路由获取方式:
直连路由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
1.RIP:
路由信息协议
基于矢量的动态路由协议
适用于中小规模网络拓补,最大跳数15
2.OSPF: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基于链路状态的协议
使用SPF算法,计算最短路径,树形协议
3.BGP——BGP是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协议
4.IS—IS——内部网关协议
5.RIP和OSPF区别:
RIP是基于矢量的协议,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的协议
RIP适合中小型网络拓补,OSPF适合较大规模的网络
OSPF支持可变长度的子网掩码,RIP不支持
OSPF收敛速度比RIP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