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以及其中的Post、Get等通信模式
最近参加研电设做项目,复习一下Http协议的主要内容。(很多定义并不标准 仅便于个人理解) 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超文本传输协议,定义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规则。 一个完整的Http通信包括Http请求和Http响应。
一.Http请求
客户端与服务器连接以后(谁发请求谁是客户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要求获取服务器的资源。 Http请求包括:请求行、多个消息头、实体内容(?这个有吗)
1.请求行
请求方式有:POST、GET、HEAD、OPTIONS、DELETE、TRACE、PUT,常用的有: GET、 POST 类似于数据库中的增删改查。 用户未设置的情况下都是GET方式。 请求为GET方式的,可以在请求的URL地址中用 ? 带上数据,上传给服务器的数据多个数据之间用&隔开。 例如:GET /mail/1.html?name=abc&password=xyz HTTP/1.1
Post较GET较为安全,不会泄露信息。 GET方式的特点:在URL地址后附带的参数是有限制的,其数据容量通常不能超过1K。 如果请求方式为POST方式,则可以在请求的实体内容中向服务器发送数据,Post方式的特点:传送的数据量无限制。
2.消息头
消息头也就是客户端(比如浏览器)告诉服务器自己的一些设置信息,包括客户端的语言、编码类型等等。
二.Http响应
与Http请求结构类似,Http响应包括状态行、多个消息头、实体内容(网页等)
1.状态行
格式:Http版本号 状态码 原因描述 举例:HTTP/1.1 200 OK 200:成功
2.消息头
消息头包括了服务器想要告诉客户端的信息。
参考:
上一篇:
Java架构师技术进阶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