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假乱真,大学生用 GPT-3 生成伪文章成功骗过众人
本文转载自:
GPT-3 问世就引起广泛讨论,前不久,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 Liam Porr为了证实 GPT-3 对人们写作和阅读方式可能带来的影响, 做了一项实验。
这篇题为《》的文章,引来一众网友共情并应声附和。其中一位评论者指出“这可能是 GPT-3 编写的,实质内容含量为零”,却遭致他人反驳,被要求提供理由,以及“保持文明,不要侮辱他人”。
实际上,Porr 本人仅指定了标题和简介,其他内容都交由 GPT-3 完成。他发现,GPT-3 不擅长逻辑和理性,但能够创造漂亮的语句。这样的文章经不起仔细推敲,可并不妨碍仍有大量人喜爱阅读它们,往往只要抛出一个受欢迎的话题就足够。
GPT-3 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大的 AI 语言模型,由 1750 亿个参数组成。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庞大语言模型,几乎所有可以用文字表达的工作它都能胜任,可以指导它回答问题、写文章、写诗歌、甚至写代码。
其背后的开发者 OpenAI 目前仅开放了少量 GPT-3 的 API 测试资格,Porr 通过伯克利 AI 社区找到了一位具有资格的博士生进行合作。从产生这个想法,到利用 GPT-3 生成具有病毒式传播潜力的文章,Porr 仅用了短短几个小时。而在此之前的一周内,他还不了解 GPT-3 为何物。
实验持续了两个星期,最终结束于 Adolos 博客发布的最后一篇文章《》,文章指出“滥用这项技术的方法比制造纳粹宣传还要微妙得多”。当然,这篇文章由 GPT-3 生成还是由人类撰写也是一个谜。
Porr 本人最后在自己的博客中了整个实验过程,除了对当前网络内容质量和人们分辨能力的警醒,他还提出了 GPT-3 这类技术对媒体机构可能产生的影响。他认为,即便能够大幅降低人力成本,传统的老牌媒体仍然会因专业性对其感到抵触,而新媒体也许会从中获得施展空间。
关于 GPT-3,也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