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进大厂?这些网络知识你应该知道
IP地址
概念 IP地址主要是用于标识网络主机、其他网络设备(如路由器)的网络地址。 格式 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的方式标识,如:100.4.5.6. 特殊IP 127.*的IP地址用于本机环回测试,通常是127.0.0.1.
端口号
概念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用于标识主机网络地址,端口号可以标识主机中发送数据、接受数据的进程。 格式 0~65535范围的数字 注意事项 两个不同进程,不能绑定同一个端口号,但一个进程可以绑定多个端口号。
网络协议
概念 网络协议是网络通信经过的所有网络设备都必须共同遵从的一组约定、规则。 三要素 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果或格式 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时序: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五元组
在TCP/IP协议,用五元组来标识一个网络通信: 1、源IP:标识源主机。 2、源端口号:标识源主机中该次通信发送数据的进程。 3、目的IP:标识目的主机。 4、目的端口号:标识目的主机中该次通信接收数据的进程。 5、协议号:标识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双方约定的数据格式。 不好理解的话,我们也可以类比成发送信件:
协议分层
概念: 协议分层类似于打电话时,定义不同的层次协议,让双方都遵循这个规范来对接。 优势 对于使用方来说,并不关心提供方如何实现的,只需要简单使用接口即可。 对于提供方来说,利用封装的特性,隐藏了实现的细节,只需要开放接口即可。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
五层网络体系结构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第五层--------应用层 应用层:负责应用程序间沟通,是体系结果中的最高,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2、第四层-------传输层 (1)传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由于一个主机可同时运行多个进程,因此传输层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 a.复用:就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传输层的服务。 b.分用:就是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给上面应用层中相应的进程。 (2)传输层主要使用一下两种协议: a.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的交付。 b.用户数据包协议UDP 3、第三层--------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任务: (1)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传输层残省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包或分组进行传送。在TCP/IP体系中,由于网络层使用IP协议,因此分组也叫做IP数据报。 (2)选中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传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4、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设备之间的数据帧的传送和识别。例如网卡设备的驱动、帧同步、冲突检测、数据差错校验等。 5、第一层-------物理层 负责光/电信号的传递方式。
封装和分用
不同的协议层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叫段,在网络层叫数据报,在链路层叫帧。 应用层数据通过协议栈发到网络上时,每层协议都要加上一个数据首部,称为封装。 首部信息中包含一些类似与首部长,载荷长,上层协议等信息。 数据封装成帧后发到传输介质上,到达目的主句后每层协议在剥掉相应的首部,根据首部中的“上层协议字段”将数据交给对应的上层协议处理。 封装 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