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OSI参考模型、各层协议,设备功能
OSI七层参考模型和TCP/IP四层参考模型,要想实现本层的功能,需要借助下一层传输的数据信息。
1.OSI七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各层功能及协议
应用层:规定各个应用之间消息传递的形式,常用协议有:
FTP、DNS、Telnet、SMTP、POP3、HTTP、WWW、NFS、TFTP
表示层:规定传输格式,满足用户的同时节省传输费用,比如传输压缩文件,jpeg或者加密文件等,常用协议有:
JPEG、MPEG
会话层:当计算机收到发送的数据时,选择具体进程需要该数据,将数据和该进程建立拆除会话,常用协议:NFS、SQL、NETBIOS、RPC
传输层:将来自会话层的消息传递给网络层,提供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并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常用协议:TCP、UDP
网络层:IP选址和路由选择,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数据包可以到达目的主机,但是不检验是否正确接收,常用协议:
IP、ICMP、IGMP、ARP、RARP、OSPF、RIP、IPX
设备:路由器
数据链路层:提供介质访问和链接管理,常用协议:
PPP、MAC、VLAN
设备: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机电性能,包括工作方式:单工、半双工、双工,建立通信的启动和终止。常用协议:
RJ-45、IEEE802.3
设备:中继器、集线器、网关
基于TCP的协议:FTP、Telnet、SMTP、DNS、HTTP、HTTPs
基于UDP的协议:DNS、TFTP、RIP、DHCP
上一篇:
Java架构师技术进阶路线图
下一篇:
计算机网络基础之HTTP与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