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技术指南-7-缓存设计
上一节:
上一节聊了Redis的哨兵和集群,这一节我们来理解一下Redis的缓存设计。
缓存设计
引入缓存 好处: 加速读写,降低后端负载 坏处: 缓存和Db的不一致性保证,复杂度很大。
Redis 过期策略 几个: 过期删除: 定时删除(定时任务扫描字典(有过期的key))、惰性删除(零散处理) 因为只有过期删除,其实还不能满足需求或者不是一种精准的删除策略。
内存淘汰策略:
-
noeviction: 内存上限后,不会删除,拒绝写入 allkeys-lru: 写入的时候,上限了,淘汰最久没有使用的键 volatile-lru: 写入的时候,上限了,从设置过期时间中的最久没有使用键淘汰,直到没有可用空间,退回到noeviction allkeys-random: … 随机删除 volatile-random: … 随机删除过期时间,只到有可用空间 volatile-ttl: 根据ttl属性,删除最近即将要过期的数据。如果没有,退到noeviction allkeys-lfu: 所有键中使用频率最少的键 volatile-lfu: 所有设置过期时间中驱逐使用频率最少的键
实践: 低一致性业务建议配置最大内存和淘汰策略使用 高一致性业务可以结合使用超时剔除和主动更新,即使主动更新出现问题,但是数据过期时间后删除数据。
穿透优化
含义: 穿透代表查询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数据。缓存miss、DBmiss,返回空结果。
优化方式 1、 缓存空结果 在DBmiss后,写入缓存中一个空对象,下次再访问的时候,命中缓存。 注意: 1、过多的不存在访问,注意加过期时间 2、先不存在,过期时间内存在,注意消息系统更新。 2、布隆过滤器拦截 访问缓存前,将存在的key用布隆过滤器提前保存,做第一层拦截。 如果不存在的key访问,这个时候布隆过滤器就会拦截住。 适用于: 数据命中不高、数据相对固定、实时性低(数据集很大)的场景,但是代码维护复杂,但是cache space 少一些。
无底洞
更多的机器并不带表更好的性能,因为有水平扩容后,各个槽和数据迁移。 如果一次mget横跨多个机器,这个时候网络IO会增多,从而会很慢
雪崩危险
含义: 由于某些原因,缓存不能提供服务了,流量全部hit存储层。会把DB层打崩的。
优化方案: 1、 保证缓存层服务高可用。 Redis-sentinal 和 RedisCluster 2、设置隔离组件为后端限流并降级 3、提前演练
热key优化 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可能会有很大的流量访问,那么在重建缓存期间,流量就会打在DB上 1、 互斥,setnx : 单线程重建缓存,其他线程等待 2、永不过期
连载中。。后续有多线程、事件、事务、其他特性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