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 设置内存断点定位内存改变
一、理解一下内存断点
在我自己的理解,应该是一个内存值在我们意料之外被修改,影响到我们的预期结果了,为了知道是谁修改了这块内存或者这块内存是什么时候被修改的,就需要用到内存断点了,就像程序运行设置断点调试一样。因此内存断点应该是某块内存被修改了就要跳转到断点处,方便我们查看调用栈确定是谁修改了内存块。
以下以 vs2008 为例
二、设置内存断点
首先写一个简单的实例(实际场景没有这么简单,这里只是实例),如下:
#include "stdafx.h" int ChangeValue(int& nValue) { if (0 < nValue) { nValue += 8; } else { nValue -= 8; } return nValue; }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int nCurValue = 9; ChangeValue(nCurValue); std::cout << "nCurValue: " << nCurValue <<std::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这里nCurValue的值被修改了,因此我们可以设置nCurValue的内存断点,步骤如下:
1、设置程序断点
在nCurValue第一次使用的位置设置程序断点,如下:
2、运行程序
F5运行程序,此时程序会停在我们设置程序断点的位置,得到nCurValue的地址,如下(工具栏debug——windows——watch):
3、设置内存断点
工具栏Debug——new breakpoint——new data breakpoint,弹出以下界面: 如图, Address:可以直接使用变量名加取址符,也可以直接使用地址第2步中的地址 Byte Count:监控的长度 Language:语言
设置之后点击OK按钮即可。
4、内存断点
设置完成之后,F5运行程序,发现出现下面的弹窗: 说明内存被修改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看调用栈的信息(工具栏Debug——windows——call stack)或者从调试中得知内存是谁修改的: 由上,我们就知道了,nCurValue的内存是谁修改的,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