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系统ZooKeeper集群环境搭建

ZooKeeper概述

ZooKeeper 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协调服务。 ZooKeeper 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 ZooKeeper 实现,诸如数据发布/订阅、负载均衡、命名服务、分布式协调/通知、集群管理、Master 选举、分布式锁和分布式队列等功能。 ZooKeeper 一个最常用的使用场景就是用于担任服务生产者和服务消费者的注册中心。

ZooKeeper下载

1.本次操作zookeeper部署版本为3.4.6版本,下载地址: 2.请求下载网址 3.点击 zookeeper-3.4.8 链接 4.点击 zookeeper-3.4.8.tar.gz 进行下载

ZooKeeper安装

拷贝多份zookeeper程序,此处设置三个server,分别创建目录Server-A、Server-B、Server-C,每个目录下存放一份zookeeper程序 1.解压zookeeper-3.4.8.tar.gz包 2.进入…zookeeper-3.4.8conf目录,将zoo_sample.cfg 复制一份命名为zoo.cfg 3.修改zoo.cfg配置文件 Server-A配置: Server-B配置: Server-C配置:

注意: 同一IP上搭建多个节点的集群时,必须要注意端口问题,端口必须不一致才行。 创建多个节点集群时,在dataDir目录下必须创建myid文件,myid文件用于zookeeper验证server序号等,myid文件只有一行,并且为当前server的序号,例如server.1的myid就是1,server2的myid就是2等。 server.A=B:C:D;其中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B 是这个服务器的 ip 地址;C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 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 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如果是伪集群的配置方式,由于 B 都是一样,所以不同的 Zookeeper 实例通信端口号不能一样,所以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端口号。

zoo_sample.cfg参数说明

tickTime:这个时间是作为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 tickTime 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dataDir:顾名思义就是 Zookeeper 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 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clientPort: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initLimit:集群中的follower服务器(F)与leader服务器(L)之间初始连接时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 syncLimit:集群中的follower服务器与leader服务器之间请求和应答之间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

zookeeper启动

1.双击zkServer.cmd脚本即可启动,如下图所示: 2.启动后日志 注意:刚开始启动ZooKeeper时出现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refused: connect错误:这个是正常现象,因为此时其它的ZooKeeper实例还未启动,等所有的ZooKeeper实例都启动后集群就正常了。

验证zookeeper

zkCli.cmd -server 127.0.0.1:2181

到此zookeeper集群已经搭建成功了。

创建myid文件

1.按住Shift + Ctrl 键,点击鼠标右键,选择 在此处打开命令窗口(W) 2. 执行 echo 3 > myid 命令后创建myid文件

echo 3 > myid

3.创建后的文件 注意: myid文件中的内容前后不要有空格,否则zookeeper服务启动不成功。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