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的构成要素
1、通信媒介和数据链路:
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Bits Per Second,每秒比特数)。从严格意义上讲,各种传输媒介中信号的流动速度是恒定的。因此,即使数据链路的传输速率不相同,也不会出现传输的速度忽快忽慢的情况(因为光和电流的传输速度是恒定的)。传输速率又称作带宽(Bandwidth)。带宽越大网络传输能力就越强。
此外,主机之间实际的传输速率被称作吞吐量。其单位与带宽相同,都是bps。吞吐量同时也衡量主机的CPU处理能力、网络的拥堵程度、报文中数据字段的占有份额(不含报文首部,只计算数据字段本身)等信息。
2、网卡:
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有时也被叫做网络适配器、网卡、LAN卡。笔记本电脑如果没有内置的NIC,可以通过ExpressCard或CardBus、压缩闪存以及USB方式插一块NIC以后再连网。
3、中继器:
通过中继器而进行的网络延长,其距离也并非可以无限扩大。
有些中继器可以提供多个端口服务。这种中继器被称作中继集线器或集线器。因此,集线器也可以看作是多口中继器,每个端口都可以成为一个中继器。
4、网桥/2层交换机:
网桥通过检查数据位中的FCS(用CRC方式校验数据帧中的位。有时由于噪音导致通信传输当中数据信号越来越弱,而这种CRC正是用来检查数据帧是否因此而受到破坏的),将那些损坏的数据丢弃,从而避免发送给其他的网段。此外,网桥还能通过地址自学机制和过滤功能控制网络流量。
以太网等网络中经常使用的交换集线器(Hub),现在基本也属于网桥的一种。交换集线器中连接电缆的每个端口都能提供类似网桥的功能。
5、路由器/3层交换机:
路由器可以连接不同的数据链路。例如连接两个以太网,或者连接一个以太网与FDDI。
路由器还有分担网络负荷的作用,甚至有些路由器具备一定的网络安全功能。
由于路由器会分割数据链路,因此数据链路层的广播消息将无法继续传播。
6、4~7层交换机:
4~7层交换机负责处理OSI模型中从传输层至应用层的数据,比较典型的4~7层交换机有负载均衡器、广域网加速器、特殊应用访问加速器以及防火墙(可以防止互联网上非法请求)等。
7、网关:
例如,在使用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时,为了控制网络流量以及出于安全的考虑,有时会使用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这种代理服务器也是网关的一种,称为应用网关。
防火墙就是一款通过网关通信,针对不同应用提高安全性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