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exists()子句以及使用场景

exist()子句:

语法:select ...from ...where exist(查询语句)或者 not exist(查询语句)

含义:

当exist()子句内的查询结果存在时,返回true,执行外层SQL语句。

当exist()子句内的查询结果不存在时,返回false,不执行外层SQL语句。

使用频率:exists()子句使用频率很低,很少用到。

当你只需要判断后面的查询结果是否存在时,使用exists()。

何时用in(),何时用exist()?

当你只需要判断后面的查询结果是否存在时使用exists(); 只返回true or false; 当你需要使用里面的结果集的时候必须用in(); 会返回单列结果集给外层SQL使用。

应用场景1:

两个表中过滤数据,当T1中字段F1在T2表的F2中存在时,返回这条件数据。

刚刚开始觉得简单,就想到子查询和连接查询,但是发现两个表中如果数据量多时,这样就不行,并且效率不高,后来想到用Mysql中的In函数,当用完后,也做出来了。

但是想了一下,觉得应该有更好用的才对, 于是打开MYSQL手册,查IN,结果找到exist函数。 exist:用法如下: select * from T1 where exist(select * from T2 where T1.F1=T2.F2); 其中,exist()中返回的只有TRUE和FALSE,这样过滤的速度也比In快,也不用很麻烦。

应用场景2:最常用

其实exist()用的最常见的,应该是在数据的插入,当数据库中存在时,不要插入数据,以防止数据重复插入。 Insert into T1 set F1=’xxx’,F2=’xxcc’ where not exist(select * from T1 where F1=’xxxx’); 上面意思就是当表T1中F1存在值为xxxx的值记录时,不插入数据。 实际上确实如此。

效率方面: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