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第一天(重点总结1)
前言
笔记内容
1.java基础知识
java是目前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一门语言,而且它也在不断的跟新迭代。新的jdk9出来以后,新增了许多的轻量开发功能。虽然近几年,python的势头很猛,坊间也传出java占有量会被超越。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在打脸。当然,其实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选择是一方面,但是重要的还是坚持下来,毕竟很多都是相同的,语言不分高低。 java是典型的面向对象语言(面向对象的概念自查),所以对于程序员来说是十分友好的,我们只需要调用相应的方法和类,其他的事就交给别人了。java还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即可以将java想象成中文,将不同的操作系统想象成不同国家的人,那么这个时候java就会拿出一个"翻译机"(JVM)能够让你用中文和不同国家的人交流。只是对于不同国家的人需要用不同的JVM而已。这里的JVM就是java虚拟机。当然除了:面向对象,和跨平台的特性之外,java还有许多其他的特性:分布式,健壮性等等
Java环境的搭建
第一部分: 数据类型
1.任何一个语言的入门都得了解它的数据类型。java是一种强类型语言,所以它对于变量类型的定义有着较强的要求。java的数据类型分为两类:基本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引用数据类型:类,接口,数组
1.1学习记忆点:
(1)byte,short,char这三个类型的元素做四则运算默认会自动转换成int类型 (2)数值类型的转换只能是从小的变为大的,例如:long sum=100;ps:这里的long就是大于100这个int数值,那么这种情况下会自动转变 (3)强转类型:int sum=(int) 100L,这里就是将 long(大)强转为小的int。那么强制转换有什么坏处呢:首先是会影响数值的精确度,或者会出现数据溢出的现象。 (4)有一种特性,就是byte,short,char这三个类型的值如果没有小于右侧的数值,则java编译器会自动增加一个(int)符号。例子:byte sum=30;
第二部分:运算符
java 运算符主要是分为一下几种:
1.算数运算符:就是常用的+,-,*,/,%,++1,1++
这里面新一点的运算符就是“%”,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余数 易混淆点:++1,1++如果只是单独使用则没有区别,但是当结合循环等,则会有区别,前者是立马将变量+1,然后再参与运算,后者是先参与判断再+1
逻辑运算符:&&,||,!
与和或,都具有短路效应,即只要判断出一个条件就可以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减少cpu应用
赋值运算符:+=,*=,/=,-=。。。
例子:a+=b《==》b=a+b;
比较运算符:>=,<=,==
三元运算符a?b:c
判断a是否为true,如何是则运行b,否则就运行c
第三部分:语句
判断语句
```java //格式1` if(判断) { 运行体; }` //格式2:` if(条件判断){ }else{ }` //格式3: if(条件){ }else if(条件){ }else if(条件){ }else if(条件){ } else{ }
选择语句注意点
1.多个case 后面的数值不能重复
2.switch ()中只能是下列数据类型(byte ,short,char ,int,)引用数据类型(“enum枚举”,String字符串)
3.switch的顺序可以颠倒,且结果不变,而且break可以省略,但是可能会出现穿透
循环语句注意点
1.do while 语句一定是先执行再判断,这是和while,for不同的地方
关键字break, continue
1 break是用来打破整个循环,而continue是打破当前的循环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