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族索引和非聚簇索引
聚簇索引是对磁盘上实际数据重新组织以按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列的值排序的算法。特点是存储数据的顺序和索引顺序一致。一般情况下主键会默认创建聚簇索引,且一张表只允许存在一个聚簇索引。
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就是数据节点,而非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仍然是索引节点,只不过有指向对应数据块的指针。
因此,MYSQL中不同的数据存储引擎对聚簇索引的支持不同就很好解释了。下面,我们可以看一下MYSQL中MYISAM和INNODB两种引擎的索引结构。
MYISAM是按列值与行号来组织索引的。它的叶子节点中保存的实际上是指向存放数据的物理块的指针。从MYISAM存储的物理文件我们能看出,MYISAM引擎的索引文件(.MYI)和数据文件(.MYD)是相互独立的。
而InnoDB按聚簇索引的形式存储数据,所以它的数据布局有着很大的不同。
而InnoDB按聚簇索引的形式存储数据,所以它的数据布局有着很大的不同。INNODB的二级索引与主键索引有很大的不同。InnoDB的二级索引的叶子包含主键值,而不是行指针(row pointers),这减小了移动数据或者数据页面分裂时维护二级索引的开销,因为InnoDB不需要更新索引的行指针
参考: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VramY3Y
引的使用原则:
总结索引使用原则:1:不要索引数据量不大的表,对于小表来讲,表扫描的成本并不高。
2:不要设置过多的索引,在没有聚集索引的表中,最大可以设置249个非聚集索引,过多的索引首先会带来更大的磁盘空间,而且在数据发生修改时,对索引的维护是特别消耗性能的。
3:合理应用复合索引,有某些情况下可以考虑创建包含所有输出列的覆盖索引。
4:对经常使用范围查询的字段,可能考虑聚集索引。
5:避免对不常用的列,逻辑性列,大字段列创建索引。
下一篇:
成为java高级工程师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