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之希尔排序(C语言实现)
希尔排序也叫缩小增量排序,它其实是直接插入排序的一种改进版本,实质是一种分组插入方法
基本思想:
算法先将要排序的一组数按某个增量d(d<n)分成若干组,每组中记录的下标相差d.对每组中全部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用一个较小的增量对它进行,在每组中再进行排序。当增量减到1时,整个要排序的数被分成一组,排序完成。
一般的初次取序列的一半为增量,以后每次减半,直到增量为1。
基本步骤:
以如下8个记录为例,来看一下排序的过程:
40,32,28,45,28,55,12,24
增量序列依次为:4,2,1
可以看到关键字为28的顺序发生了改变,即希尔排序是不稳定的,会改变相同元素的相对顺序。如果a=b但是不在同一个d间隔上,就会出现前后颠倒的情况
实现代码:与直接插入排序类似(直接插入排序的增量为1)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void ShellSort(int A[],int len) { int i,j; int d;//d为增量 int temp;//temp为临时变量 for(d=len/2;d>0;d /= 2) { //增量为d的直接插入排序 for(i=d;i<len;i++) { int temp = A[i]; for(j=i;j>=d && A[j-d]>temp;j-=d) A[j] = A[j-d]; A[j] = temp; } } } int main() { /*第一行输入n,表示要排序的元素个数 第二行输入n个元素的值 */ int n; while(scanf("%d",&n) != EOF) { int *A = (int *)malloc(n*sizeof(int)); int i; for(i=0;i<n;i++) scanf("%d",A+i); ShellSort(A,n); for(i=0;i<n;i++) printf("%d ",A[i]); free(A); A = NULL; } return 0; }
时间复杂度:
希尔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与增量序列的选取有关
1.最好情况当输入序列已经有序的时候,每一次增量向前比较都立即不满足条件而退出,故只有前面两层循环起到了作用,复杂度为O(nlogn)
2.最坏情况
2.最坏情况 两个增量序列: n/2、n/4、n/8...1 1、3、7...2^k-1 第一个序列称为希尔增量序列,使用希尔增量时,希尔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第二个序列称为Hibbard增量序列,使用Hibbard增量时,希尔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3/2)。
两个增量序列:
n/2、n/4、n/8...1
1、3、7...2^k-1
第一个序列称为希尔增量序列,使用希尔增量时,希尔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第二个序列称为Hibbard增量序列,使用Hibbard增量时,希尔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3/2)。
2.最坏情况 两个增量序列: n/2、n/4、n/8...1 1、3、7...2^k-1 第一个序列称为希尔增量序列,使用希尔增量时,希尔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n)。 第二个序列称为Hibbard增量序列,使用Hibbard增量时,希尔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为O(n^3/2)。
上一篇:
IDEA上Java项目控制台中文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