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作用域有哪些

在计算机程序中,声明在不同地方的变量具有不同的作用域,例如局部变量、全局变量等。在Java语言中,作用域是由花括号的位置决定的,它决定了其定义的变量名的可见性与生命周期。

在Java语言中,变量的类型主要有3种:成员变量、静态变量和局部变量。

  1. 类的成员变量的作用范围与类的实例化对象的作用范围相同,当类被实例化时,成员变量就会在内存中分配空间并初始化,直到这个被实例化对象的生命周期结束时,成员变量的生命周期才结束。
  2. 被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称为静态变量或全局变量,与成员变量不同的是,静态变量不依赖于特定的实例,而是被所有实例所共享,也就是说,只要一个类被加载,JVM就会给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存储空间。因此,就可以通过类名和变量名来访问静态变量。
  3. 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与可见性为它所在的花括号内。

成员变量的4种作用域对比:

作用域与可见性 当前类 同一package (同包和不同包)子类 其他package public √ √ √ √ protected √ √ √ × 缺省 √ √ × × private √ × × ×
  1. public,表明该成员变量或方法对所有类或对象都是可见的,所有类或对象都可以直接访问。
  2. private,表明该成员变量或方法是私有的,只有当前类对其具有访问权限,除此之外的其他类或者对象都没有访问权限。
  3. default(缺省)。表明该成员变量或方法只有自己和与其同一包内的类可见。
  4. protected与default(缺省)最难区分,protected只是多了其他包的子类也具有访问权限而已

总结: Java提供了4种权限修饰符来修饰类以及类的内部结构,体现类及类的内部结构在被调用时可见性的大小 注意:这些修饰符只能修饰成员变量,不能用来修饰局部变量。private和protected不能用来修饰类。(只有public、abstract或final能用来修饰类)

例:根据以下代码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public class Parent{
          
   
	private void m1(){
          
   }
	void m2(){
          
   }
	protected void m3(){
          
   }
	public static void m4(){
          
   }
}

A: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1方法 B: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2方法 C: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3方法 D:子类中一定能够继承和覆盖Parent类的m4方法

解释: A:private只允许本类可见,所以子类无法继承Parent类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