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1.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定义

    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其中一条基本原则是计算机程序是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一种程序设计范型,同时也是一种程序开发的方法。对象指的是类的实例。它将对象作为程序的基本单元,将程序和数据封装其中,以提高软件的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 (3)可以看作一种在程序中包含各种独立而又互相调用的对象的思想,这与传统的思想刚好相反,传统的程序设计主张将程序看作一系列函数的集合,或者直接就是一系列对电脑下达的指令。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应该能够接受数据、处理数据并将数据传达给其它对象,因此它们都可以被看作一个小型的“机器”,即对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作用: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达到了软件工程的三个主要目标: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为了实现整体运算,每个对象都能够接收信息、处理数据和向其它对象发送信息。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推广了程序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并且在大型项目设计中广为应用。 (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要比以往的做法更加便于学习,因为它能够让人们更简单地设计并维护程序,使得程序更加便于分析、设计、理解。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主要包括对象、类、数据抽象、继承、动态绑定、数据封装、多态性、消息传递。通过这些概念面向对象的思想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注:当我们提到面向对象的时候,它不仅指一种程序设计方法。它更多意义上是一种程序开发方式。在这一方面,我们必须了解更多关于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面向对象设计(Object Oriented Design,简称OOD)方面的知识。

1.2 面对对象程序设计的步骤

    第一步:首先是分析需求,先不要思考怎么用程序实现它,先分析需求中稳定不变的客体都是些什么,这些客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二步:把第一步分析出来的需求,通过进一步扩充模型,变成可实现的、符合成本的、模块化的、低耦合高内聚的模型。 第三步:使用面向对象的实现模型。 具体可划分为以下步骤: (1)分析确定在问题空间和解空间出现的全部对象及其属性; (2)确定应施加于每个对象的操作,即对象固有的处理能力; (3)分析对象间的联系,确定对象彼此间传递的消息; (4)设计对象的消息模式,消息模式和处理能力共同构成对象的外部特性; (5)分析各个对象的外部特性,将具有相同外部特性的对象归为一类,从而确定所需要的类; (6)确定类间的继承关系,将各对象的公共性质放在较上层的类中描述,通过继承来共享对公共性质的描述; (7)设计每个类关于对象外部特性的描述; (8)设计每个类的内部实现(数据结构和方法); (9)创建所需的对象(类的实例),实现对象间应有的联系(发消息)。 注: 面向对象是一种思想,他让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把思维和重点转向现实中的客体中来,然后通过UML工具理清这些客体之间的联系,最后用面向对象的语言实现这种客体以及客体之间的联系。它分为面向对象的分析(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OD),面向对象的编程实现(OOP)三个大的步骤。面向对象技术中的“技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

1.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百度搜索关键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