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分层(7层)以及每层的设备和协议

七层

ISO提出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将网络分为七层,即( Physical )、(Data Link)、网络层(Network)、(Transport)、(Session)、(Presentation)和(Application)。

共分七层:从上至下依次是 应用层指和具体的应用程序,对应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等应用软件 表示层数据语法的转换、数据的传送等 会话层 建立起两端之间的会话关系,并负责数据的传送 传输层 负责错误的检查与修复,以确保传送的质量,是TCP工作的地方。() 网络层 提供了编址方案,IP协议工作的地方() 将由物理层传来的未经处理的位数据包装成数据帧 物理层 对应网线、网卡、接口等物理设备(位)。

(1)物理层

(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该层是的数据传输介质,由连接不同结点的电缆与设备共同构成。主要功能是:利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处理数据传输并监控数据出错率,以便的。

(2)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2层。 主要功能是:在提供的服务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传输以“帧”为单位的,并采用与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3)网络层

网络层(Network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3层。主要功能是:为数据在结点之间传输创建逻辑链路,通过算法为分组通过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以及实现、等功能。

(4)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4层。主要功能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处理错误、数据包次序,以及其他一些关键传输问题。传输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此,它是计算机通信中关键的一层。

(5)会话层

(Session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5层。主要功能是:负责维护两个结点之间的传输链接,以便确保点到点传输不中断,以及管理数据交换等功能。

(6)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是参考模型的第6层。主要功能是: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与恢复等功能。

(7)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高层。主要功能是:为应用软件提供了很多服务,例如、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与其他网络软件服务。 [2]

以上是百度百科

以下是其他补充说明

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Session)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会话层使用校验点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这种能力对于传送大的文件极为重要。

PS:CCNA考试中不涉及这一层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它的主要作用之一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这种类型的服务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的数据表示法不同。

例如:IBM主机使用EBCDIC编码,而大部分PC机使用的是 ASCII码。在这种情况下,便需要表示层来完成这种转换。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包含了我们通常要使用的协议

HTTP(Hyper Text Transport Protocol)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使用TCP的80端口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TCP的25端口,用户发邮件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Version 3)邮局协议版本3,TCP的110号端口,用于收邮件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解析协议。使用TCP和UDP的53号端口,作用是把WWW的域名解析成IP地址。

经验分享 程序员 微信小程序 职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