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网络参考模型
今天给大家带来关于网络参考模型相关的知识。
一、分层思想
含义:将复杂的流程分解为几个功能相对单一的子过程
作用:1.整个流程更加的清晰,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2.更容易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二、OSI七层参考模型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84年颁布了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
2.一个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将网络分为七层
三、TCP/IP模型 VS OSI模型(90s)
思科提出 华为提出
(第一台路由器由其发明)
四、TCP/IP协议组成
释:ICMP(连通性诊断);IGMP(组播);ARP(地址解析协议)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注:1.ARP与RARP
2.TCP与UDP
TCP(传输控制协议):HTTP;FTP;SMTP【追求可靠性和安全性】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SNMP;DNS【追求流量以及速度】
两者的区别:TCP有重传机制
五、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过程
1.数据的封装过程(发送方)
2.数据的解封装过程(接收方)
六、PDU(协议数据单元化)
应用层 → message(信息)/报文
传输层 → 数据段(segment)
网络层 → 数据包(packet)
数据链接路层 → 数据帧(frame)
物理层 → 比特流(bits)
七、设备与层对应关系
层 对应设备
应用层 → 计算机
传输层 → 防火墙
网络层 → 路由器
数据链接路层 → 交换机
物理层 → 网卡
八、各层之间的通信
九、总结
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了以下几点:
1.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对应关系
2.TCP/IP协议栈各层的主要协议
3.数据在TCP/IP协议栈中的封装与解封装
4.分层模型各层对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