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fast(快速失败)机制
简介
在系统设计中,快速失效系统一种可以立即报告任何可能表明故障的情况的系统。快速失效系统通常设计用于停止正常操作,而不是试图继续可能存在缺陷的过程。这种设计通常会在操作中的多个点检查系统的状态,因此可以及早检测到任何故障。快速失败模块的职责是检测错误,然后让系统的下一个最高级别处理错误。—— 维基百科
fail-fast 机制是 Java 集合(Collection) 中的一种错误机制。当多个线程对同一个集合的内容进行操作时,就可能会产生 fail-fast 事件。
演示
public class Test02 { private static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两个线程对同一个ArrayList进行操作 new ThreadOne().start(); new ThreadTwo().start(); } private static void printAll() { String value = null; Iterator ite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hasNext()) { value = (String)iter.next(); System.out.println(value); } } //线程一:向list中依次添加数据,然后printAll()整个list private static class ThreadOne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0;i<6;i++) { list.add(String.valueOf("线程一:java的架构师技术栈"+i)); printAll(); } } } //线程二:对ArrayList实现同样的操作 private static class ThreadTwo extends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for (int i=0;i<6;i++) { list.add(String.valueOf("线程二:java的架构师技术栈"+i)); printAll(); } } } }
结果: 出现了异常,但仍然可以输出,但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输出是错误的。fail-fast 快速失败是在迭代的时候产生的,但是是如何产生的呢?
原因
-
查看ArrayList的源码,发现它的iterator()方法返回的是实现Iterator接口的内部类 得到的迭代器在调用next()、remove()方法时都会调用checkForComodification()方法,该方法主要就是检测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若不等则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从而产生fail-fast 机制。 expectedModCount是在内部定义的,不会改变,能发生变化的只有modCount modCount是在 AbstractList中定义的(ArrayList 继承自 AbstractList),为全局变量,代表已从结构上修改此列表的次数:protected transient int modCount = 0; 从ArrayList的源代码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涉及了改变 ArrayList 元素的个数的方法都会导致 modCount 的改变。所以我们这里可以初步判断由于expectedModCount 与modCount 的改变不同步,导致两者之间不等,从而产生 fail-fast 机制。
附 ArrayList 的源码:
解决
方案一:在遍历过程中所有涉及到改变 modCount 值得地方全部加上 synchronized 或者直接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不推荐)
方案二:使用 CopyOnWriteArrayList 来替换 ArrayList。CopyOnWriteArrayList 是线程安全的,所以我们在多线程的环境下面需要去使用这个就可以了。
上一篇:
IDEA上Java项目控制台中文乱码